9月28日,海南省海口市慈善总会联合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组成慰问小分队,分别走进海口市福龙马慈善驿站、美兰区白龙街道等地,为环卫工人、城管队员等一线劳动者送去中秋月饼和节日祝福。
9月28日,在福龙马慈善驿站,环卫工人代表领到海口市慈善总会联合爱心企业送来的中秋月饼。海口市委文明办供图
当天,慰问小分队分别走进海口市福龙马慈善驿站、美兰区白龙街道,将一份份月饼送至环卫工人和城管队员手中,向他们表达节日祝福并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中秋节前收到这份爱心月饼,感觉非常开心。”在海口市福龙马慈善驿站,环卫工人周小花告诉记者,从事环卫工作10年来,她切身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
慰问小分队此前还走进美兰区演丰镇苏民村,向当地困难群众送去月饼和食用油等慰问品和生活必需品。
9月27日晚,2025年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宣讲+实干”引路人系列活动之“村舞争艳·广场舞展示活动”暨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晚会如期举行。当晚由本地村民和文艺爱好者组成的九支舞蹈队轮番登场,用原汁原味的文化盛宴,舞出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活动现场。海口市委文明办供图
活动中,全镇各村的九支广场舞队陆续登台表演。《相逢是首歌》《厉害了,我的国》《彩云之南》……这些源于村民日常锻炼的广场舞节目,经过精心编排,既保留了质朴的生活气息,又融入了现代舞蹈元素。村民演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娴熟的舞步,跳出了对美好生活的真挚向往,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为了跳好这支舞蹈,我们排练了很久,站在专属于我们的舞台上表演特别激动。听到大家的掌声,觉得人都更自信了!”龙塘镇龙优舞蹈队队员胡桂新说。
歌曲、朗诵、戏曲、理论宣讲……晚会还穿插上演各类型节目,呈上一场情意浓浓的文化盛宴。理论宣讲环节,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政策理论与文明新风送到百姓身边。期间特别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围绕中秋传统文化、国庆知识以及龙桥镇风土人情设置题目,极大地调动了现场观众的参与热情,在欢声笑语中深化了村民们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
活动由海口市委宣传部指导,海口市委理论教育讲师团、龙华区委宣传部、龙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主办。
9月28日上午,琼山区凤翔街道大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传来欢声笑语,“‘双节’同庆邻里共融制月饼”手工月饼制作活动在此热闹开展。社区老党员、居民和来自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的师生代表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做月饼,把对节日的祝福裹进香甜的月饼。
在“月满中秋迎国庆・邻里共融制月饼”主题活动中,社区居民制作月饼。海口市委文明办供图
当天上午,机电学校的老师学生们早早准备好面粉、豆沙馅等材料,待居民们到达现场,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揉面团,有的包馅料,有的给月饼压模。等待烤制的间隙,社区工作人员给大家讲起中秋传统习俗。据了解,该社区还将开展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邻里活动,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在社区里常伴常新。
在海南枫叶国际学校,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文化体验活动火热开展。来自不同校区、不同班级的外籍学生齐聚一堂,在动手实践与互动交流中,沉浸式体验中秋习俗,解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奥秘,度过了一段充满欢乐与收获的时光。
海南枫叶国际学校精心组织中秋文化体验活动。海口市委文明办供图
在传统转花灯制作的过程中,同学们热情高涨。老师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竹篾、彩纸、灯穗、蜡烛等材料,耐心细致地向学生们演示转花灯的制作步骤。同学们相互协作、互帮互助,有的专注粘贴装饰,有的细心安装灯穗,一张张专注的脸庞上洋溢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爱。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盏盏色彩鲜艳、造型精美的转花灯终于完成。当同学们点亮蜡烛,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花灯在手中缓缓转动,光影摇曳间,大家脸上都露出了自豪而喜悦的笑容。
活动现场还准备了各种口味的月饼,留学生们一边品尝象征团圆的月饼,一边共叙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和良好祝福。“此次活动了解了中秋节的相关知识,品尝了月饼,还制作了这么漂亮的转花灯,感觉十分充实,对中国文化更感兴趣了。”学生Lisa说。
“举办此次中秋文化体验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外籍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为了搭建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不同国家学生之间的友谊,提升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未来,学校还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让多元文化在校园里碰撞出更绚丽的火花,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的新时代人才。”海南枫叶国际学校教师郑茹表示。
供稿:海南省委文明办 海口市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