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与中秋佳节双节同庆之际,陕西省宝鸡市依托15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双节”系列活动。从文艺汇演、诗词雅集到美食制作、邻里家宴,从榜样表彰、移风易俗到走访慰问、温情帮扶,各类活动紧扣“家国团圆”主题,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凝聚社区邻里温情,让市民在浓厚节日氛围中感受文明力量,厚植家国情怀。
月满遇华诞·情系暖家园活动现场。宝鸡市文明办供图
文化盛宴启幕:传统与现代交织,奏响家国乐章
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将文化传承作为活动核心,以多元艺术形式打造“双节文化大餐”。扶风县南大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策划“诗韵双节·家国情浓”主题活动,“诗词飞花令”环节围绕“国”“家”“月”“秋”展开,小朋友们轮番诵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位卑未敢忘忧国”等经典诗句,让诗词之美与家国情怀浸润人心;社区还推出朗诵《大写的中国》、葫芦丝合奏《龙的传人》、舞蹈《我和我的祖国》等节目,将传统意蕴与爱国情感化为生动艺术表达。
凤县双石铺镇新民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城南广场举办“国泰民安庆华诞,花好月圆度中秋”活动,国旗飘扬间,文艺团队用歌声、舞蹈、乐器演奏倾诉对祖国的热爱,台下掌声此起彼伏;互动环节的有奖问答涵盖双节习俗、安全知识与惠民政策,居民踊跃参与,在趣味互动中加深对节日与政策的了解。高新区城虢和院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则上演“双节同庆颂家国 邻里欢聚话团圆”文艺晚会,高新三中师生的舞台剧《月华赋·展国风·少年当自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快板《伟人赞歌》铿锵有力,秦腔选段《秋风吹》韵味悠长,12个节目轮番登场,展现社区多元文化活力。
麟游县九成宫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月满遇华诞·情系暖家园”为主题,推出12个涵盖舞蹈、戏曲、小品的文艺节目,《我爱你中国》《红旗飘飘》的激昂旋律点燃爱国热情,戏曲《八月十五》传递中秋意韵,小品《百善孝为先》以生活场景传递正能量,让居民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文化魅力。
现场制作月饼。宝鸡市文明办供图
邻里温情涌动:关爱与互动共鸣,筑牢“社区大家庭”
“揉面团、包馅料、压模具,大家围坐在一起做月饼,比自家过节还热闹!”凤翔区城关镇南大街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内,“月满南大街 邻里共团圆”活动现场暖意融融。文明实践志愿者讲解手工月饼制作技巧,居民分工协作、互相请教,不一会儿,造型精致的月饼便散发着香气,社区“红小二”志愿者还带着月饼走访老党员、退役军人与独居老人,“社区想得太周到,这个中秋特别暖!”收到月饼的老人动情说道。
渭滨区桥南街道姜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党群同心话中秋,邻里齐聚迎国庆”活动,联点单位、物业代表与居民代表共制月饼,座谈会后,工作人员与志愿者拎着月饼、米、面、油等物资,走访困难老人,将节日关怀送到家门口。
陇县北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则创新推出“邻里共庆·家国同欢”之“家宴暖邻里”活动,以“时间银行”为纽带,邀请长期参与公益的党员、志愿者共享“国庆面”,社区书记表示:“这既是对爱心付出的肯定,更是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区精神流动起来。”
新民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宝鸡市文明办供图
榜样力量引领:表彰与宣讲同行,涵养文明新风
双节活动中,宝鸡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还注重以榜样力量树新风,以政策宣讲传温暖。高新区城虢和院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文艺晚会前设置表彰环节,磻溪镇领导为2025年度“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身边好人”及12名优秀志愿者颁奖,这些“身边榜样”用凡人善举传递正能量,赢得全场掌声。
麟游县九成宫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则为8名移风易俗带头人颁发大礼包,倡导抵制高价彩礼、弘扬文明新风,剩余礼包由社区后续发放,让文明理念深入基层。陇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师更以快板、歌曲形式,向居民宣传“五礼”家风、移风易俗知识,将政策宣讲融入节日氛围,让文明新风“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岐山县蔡家坡镇开发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则聚焦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以诗歌朗诵《月满社区 情满“心”家》拉开活动序幕,互动游戏环节让特殊家庭居民感受社区关怀,驱散孤单。
此次“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双节”系列活动,是宝鸡市持续推进“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生动实践,此前已相继开展了过春节、过清明、过端午、过暑假、过七夕等多场活动。宝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传统节日、重要节点为契机,推出更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活动,让文明实践之花在基层绚丽绽放,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归属感。
供稿:陕西省委文明办 宝鸡市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