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黑话”嚼“烂梗”了-中国文明网

别再说“黑话”嚼“烂梗”了

发表时间:2025-08-28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当“尊嘟假嘟”“你个老六”成为日常交流的“标配”,当“鸡同鸭讲”的缩写梗取代了完整表达,你是否发现语言这面映照文明的镜子,正被“黑话烂梗”的泥点溅得斑驳?让人不禁疾呼:有话请好好说,别让“黑话烂梗”毁了我们的表达!

  “黑话烂梗”是一些在网络上流传的、含义模糊甚至扭曲、缺乏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词汇或短语,它们的泛滥传播,让语言失去了应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古人用“云想衣裳花想容”描绘美貌,用“大漠孤烟直”勾勒意境,而今天的“黑话烂梗”,却让“颜值”“绝了”成为审美表达的终点。试想一下,当人们习惯了用“绝绝子”来表达赞美,用“芭比Q了”来表示无奈,你是否还记得“妙笔生花”“叹为观止”这些成语的精妙?是否还能体会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深情?而这种“速食化”的语言消费,最终会让我们失去用文字丈量世界的能力,也失去对文明传承的敬畏之心。

  更值得警惕的是,“黑话烂梗”广泛使用还可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塑造着我们认知世界的框架。当人们不再追求表达的准确和深刻,语言也就失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社会文化氛围将变得苍白无力,文明也就失去了最温暖的底色。

  语言是文化的根,是民族的魂,也是文明的镜子,一言一行都映照着文化自信。从甲骨文的刻痕到活字印刷的墨香,从《诗经》的赋比兴到唐诗的格律,我们用千年时光打磨出“文字”这把打开文明之门的钥匙。今天,我们虽不拒绝语言的变革,但请守住文明传承的底线,只有让有话好好说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才能护住文明的风骨与魅力。(朝阳门工作室 杨彦婷)

【责任编辑:杨荃】